在中國的廣袤大地上,有兩個名叫“瓜州” 的地方,非常容易讓人混淆。
比如陸游曾寫過“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而唐代的岑參卻寫:“君從萬里使,聞已到瓜州?!?/strong>
兩句詩中雖然都提到了“瓜州”,但并不是指的同一個地方。兩者雖然讀音相同,寫法卻不一樣。一個是瓜洲,另一個是瓜州。

瓜洲和瓜州,雖然只有一個偏旁部首的差別,但是一個在南,一個在北,相隔千山萬水之遙。
二者之間究竟有何不同?又分別是指的哪里呢?
一、瓜洲古渡
第一個要說的瓜洲在南方,它位于長江的北岸,隸屬于江蘇省揚州市 。

瓜洲的“洲”,偏旁部首中多了一個三點水。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這里和水有關,曾經是一個古代的重要渡口。
所謂渡口,就是指連接江河兩岸的水路交通要道。從地圖上看,瓜洲古渡位于長江之畔,江北是揚州,江南則是鎮江,向西幾十公里,則是六朝古都南京。由于揚州、鎮江、南京在古代都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因此瓜洲渡口就自然成為了聯系大江南北的咽喉要道。

于是,瓜洲渡口就成為了古時候連通南北的水路交通樞紐,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曾有很多文人墨客途徑瓜洲,并留下了傳唱千古的名篇。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strong> 這說的是一位閨中少婦,借瓜洲渡旁的綿綿江水,表達對丈夫遠行的思念;
北宋王安石寫過:“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則描繪的是他從開封返回南京,渡過瓜洲渡口時,盼望著回到家鄉的殷切心情;
宋代的詞人張輯也曾寫:“英雄恨,古今淚,水東流。惟有漁竿明月上瓜洲?!?/strong> 表達了對世事變遷,人生縹緲的唏噓和無奈。

當然,瓜洲不僅是一個文人聚集地,還是一個兵家必爭的軍事要沖。
瓜洲所對的長江南岸是鎮江。鎮江在古代又稱京口,它臨江設城,虎踞龍盤,是長江天險上最重要的一個軍事要塞。在古代,從北向南的軍事戰爭,經常以占領京口為目標,從瓜洲強渡長江。
例如,隋朝滅南陳戰役,大將賀若弼就是從廣陵(揚州)出兵,由瓜洲渡口過江,攻占了鎮江。
南宋時,金國海陵王完顏亮南征,也是打算在瓜洲渡江,卻遭受了南宋軍民奮起抵抗,最終在一個大雪之夜被部下所殺。陸游詩中寫的“樓船夜雪瓜洲渡”描繪的就是這場戰役。

二、瓜州古城
說完了南方的瓜洲,再說一說塞北的瓜州。前一個瓜洲是水路樞紐,而另一個瓜州則是陸路交通的咽喉。
這個瓜州,指的是今天的瓜州縣,隸屬于甘肅省酒泉市。
從地圖上看,瓜州位于敦煌以東100多公里的戈壁灘上,把守著河西走廊的最西側路口,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瓜州之所以得名,本身就和絲綢之路的開辟有關。 相傳漢武帝時期,張騫奉命出使西域,來到敦煌一帶時突然得了重病。醫生認為他心火太盛,只需要吃清涼的瓜果解暑就能痊愈。于是,張騫吃了當地的瓜果,病情竟然真的好轉。為了感念此事,后來他回到長安,便把這個地方命名為了瓜州。
瓜州得名于絲綢之路,也左右著絲綢之路的走向。 唐代的商人從長安一路向西,踏上河西走廊,當他們到達瓜州時,會因為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分割而出現南北兩條不同的路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南線和北線。
然而,瓜州恰好位于南線和北線的交叉點的位置。不管走南線和北線,都必須要經過這里。
換句話說,瓜州是絲綢之路南北兩線的岔路口。只要踏上絲綢之路,就總也繞不開瓜州,其位置之重要,可見一斑。

在瓜州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地理建筑,那就是玉門關 。玉門關在歷史上曾經換過三次位置,而唐朝時期的玉門關恰恰就位于今天瓜州縣東部的雙塔堡水庫一帶。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出了玉門關,就步入了茫茫西域。古代的商旅們,正是從瓜州出發,沿著腳下的這條古絲綢之路,伴著悠揚的駝鈴,溝通起了大唐與西域之間的文化交流。

當然,和南方的瓜洲古渡一樣,塞北的瓜州同樣是軍事要地。 瓜州縣城東南約70公里的戈壁灘上,曾經建有一座重要的軍事城池——鎖陽城。而歷史上真實的“空城計”正是發生于此。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吐蕃進攻河西走廊,并占領了瓜州。剛剛上任的瓜州刺史張守珪連忙退守鎖陽城,并號召軍民修補鎖陽城城墻??墒?,城墻還沒來得及修好,吐蕃大軍已經兵臨城下。面對城防的嚴重空虛,張守珪急中生智,下令大開城門,并在城頭上擺起了宴席。吐蕃人見了這個場景,懷疑城中有埋伏,竟然真的就此退兵。

三國中諸葛亮的空城計是虛構的故事,而發生在鎖陽城下的空城計則是真實發生過的版本?,F如今,鎖陽城的廢墟仍然孤傲的矗立在戈壁灘上。“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這首詩中所說的“孤城”,就是指的瓜州鎖陽城。
結束語:
大家或許可以發現,揚州的瓜洲渡和的酒泉的瓜州縣,二者之間其實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它們同為古代的交通樞紐,同為歷史文化名地,同為古代兵家的必爭的軍事要沖。它們雖然一個在駿馬秋風的塞北,一個在杏花春雨的江南,卻一同為中華歷史的繁榮譜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說到這里,你是否可以分得清這兩個“瓜州”和“瓜洲”了呢?
事實上,在中國還有很多重名或者讀音相近的地名,經常讓人產生混淆。你還知道哪些呢?不妨來評論區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