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 120 分鐘,滿分為 150 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涂、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2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
1.在國外,啟發式教學始于古希臘先賢( )。
A.盧梭
B.柏拉圖
C.蘇格拉底
D.亞里士多德
2.贊科夫在《教學與發展》一書中提出五條新的教學原則,不在此列的一條是( )。
A.高難度原則
B.高速度原則
C.理論知識起主導作用的原則
D.循序漸進原則
3.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是( ),它具有強制性。
A.創新教育
B.素質教育
C.義務教育
D.家庭教育
4.“逆境可以成才”、“出淤泥而不染”等典故蘊含的道理講的是( )。
A.遺傳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B.環境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C.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D.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5.為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而開發的課程類型是( )。
A.選修課程
B.必修課程
C.學科課程
D.綜合課程
6.俗語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說明了兒童身心發展具有( )。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7.把兩個及兩個以上年級的兒童編在一個年級,直接教學與布置、完成作業輪流交替進行,在一節課內由一位教師對不同年級學生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是( )。
A.分層教學
B.合作教學
C.小班教學
D.復式教學
8.小明最近一個學期出現了嚴重偏科問題,根據教學評價的分類這屬于( )。
A.相對性評價
B.絕對性評價
C.個體內差異評價
D.總結性評價
9.學生考試之后對試卷進行查漏補缺的檢查和反饋屬于( )。
A.組織策略
B.計劃策略
C.監控策略
D.調節策略
10.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學習“樹”的英語單詞“tree”。按奧蘇貝爾的學習分類,這里的學習屬于( )。
A.概念學習
B.表征學習
C.命題學習
D.分類學習
11.每當學生張亮在課堂上出現怪異行為時,老師和同學都不予理睬,他的這種行為便逐漸減少了。這種行為矯正法稱為( )。
A.強化法
B.脫敏法
C.消退法
D.懲罰法
12.某老師正在講“對偶”修辭,發現一個學生燒廢紙,靈機一動,寫出:“劃火柴,燒廢紙,影響課堂紀律”,要求學生對下聯。學生經過思考寫道:“掏鋼筆,寫保證,遵守學校規章”。這種處理問題方式,反映教師勞動具有( )。
A.示范性
B.創造性
C.長期性
D.復雜性
13.“教是為了不教,教是為了學生的學”,這句話體現了教學中的( )規律。
A.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相結合
B.知情意統一
C.老師主體作用和學生主導相結合
D.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相結合
14.當一個人熟悉了一種物體的某種通用功能時,就很難看出該物體的其他功能。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難看出其他功能。這里所描述的是( )現象。
A.思維定勢
B.功能固著
C.原型啟發
D.醞釀效應
15.小張在放學回家路上將摔倒昏迷的老人送進醫院,及時挽救了老人生命。為此,班主任在班上公開表揚小張的行為,號召大家向他學習。這是運用了德育方法中的( )。
A.說理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
C.實際鍛煉法
D.陶冶教育法
16.下列屬于學習行為的是( )。
A.蜜蜂采蜜
B.觀察模仿
C.望梅止渴
D.畫餅充饑
17.“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與款壓,熏清陶染,言笑舉動,無心于學,潛移默化,自然似之”,其方法類似于( )。
A.對話法
B.陶冶法
C.實踐法
D.講授法
18.以下不屬于校外課程資源的是( )。
A.教科書
B.校外圖書館
C.科技館
D.博物館
19.王老師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首先設法影響整個班集體的氛圍,然后再去影響單個學生的發展,最后再通過整個班集體和教師的影響來促進學生的發展。由此可知,王老師運用的班級管理模式是( )。
A.班級集中管理模式
B.班級平行管理模式
C.班級目標管理模式
D.班級民主管理模式
20.司機一邊觀察道路情況一邊操縱汽車行駛,這屬于( )。
A.注意選擇
B.注意分配
C.注意廣度
D.注意轉移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 3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30 分)
21.請談談在教學中應如何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22.班級授課制的優勢有哪些?23.簡述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的教育價值。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 2 小題,每小題 20 分。共 40 分)
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24.材料:
有兩個孩子:一個喜歡彈琴,想當音樂家,一個愛好繪畫,想當美術家,但不幸的是,想當音樂家的孩子突然聾了,想當美術家的孩子眼睛瞎了,失聰的孩子改學了畫畫,由于聽不見,他的視覺更敏銳,失明的孩子改學了鋼琴,因為看不到,他的聽覺和觸覺更靈敏。經過刻苦努力,最終,失聰的孩子成了技術非凡、名揚四海的美術家,失明的孩子成了技藝卓越、飲譽天下的音樂家。事實表明,只要努力,當命運堵塞了一條道路的時候,它常常還會留下另一條道路!
請結合材料運用教育學知識分析:
(1)該案例反映了人的身心發展的什么規律?
(2)教師應該如何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25.材料:
請結合以下教學案例,回答問題:
教學題目:把 3 個同樣大小的蘋果平均分給 4 個孩子,而且還得使每個小朋友都分得一大塊和一小塊,該怎樣分呢?每個孩子分得多少?
張老師的教學過程:
老師:把 3 個蘋果平均分給 4 個小朋友,夠不夠每人 1 個蘋果?
學生:不夠,因為蘋果的個數少,人的個數多。
老師:每個小朋友得不到一整個蘋果,并且每個小朋友分得的蘋果同樣多,而且還得使每個小朋友都分得一大塊和一小塊,那到底是怎樣分的呢?下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大屏幕顯示 3 個同樣大小的蘋果畫面)
老師:先從 3 個蘋果中拿出 2 個,把 2 個蘋果每個都平均分成 2 份,這樣就得到了 4 等份,每人可以先分得 1 大塊,也就是一個蘋果的 1/2(多媒體演示),接著再把剩下的 1 個蘋果平均分成 4 份,這樣也得到 4 等份,每人一份,也就是一個蘋果的 1/4(多媒體演示),這時蘋果正好全部分完。你們看,每個小朋友分得的一大塊是多少?一小塊又是多少?
學生:一大塊是 1/2 個蘋果,一小塊是 1/4 個蘋果。
老師:每個小朋友分得的蘋果一共是多少?應怎樣求?
學生:l/2+l/4=3/4(個),每個小朋友共分得 3/4 個蘋果。
王老師的教學過程
老師:把 3 個蘋果平均分給 4 個小朋友,看似不那么簡單。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究竟該怎么分?
先是小組研討,王老師巡視指導;然后,小組匯報交流。
小組 1:先把 3 個蘋果都平均分成 2 份,這樣共分得 6 等份,每一份是一個蘋果的 1/2,分給 4 個人,每人一份之后還剩 2 份蘋果。然后把剩下的 2 份蘋果都再平均分成 2 份,這樣便分得 4 等份,每一份是一個蘋果的 1/4,分給 4 個人,每人正好分得一份,并且沒有剩余。這樣每人分得一大塊就是 1/2 個蘋果,一小塊就是 1/4 個蘋果,每人共得 1/2+1/4=3/4(個)。
小組 2:從 3 個蘋果中先拿出 2 個,把這 2 個蘋果每個都平均分成 2 份,就得到了 4 等份,每一份就是 1/2 個蘋果,4 個小朋友正好每人分得一份。接著再把剩下的 1 個平均分成 4 等份,這樣又得到 4等份,每一份是 1/4 個蘋果,分給 4 個小朋友每人又正好一份。這樣每個小朋友分得一大塊 1/2 個蘋果,一小塊 1/4 個蘋果,每個小朋友共得蘋果 1/2+1/4=3/4(個)。
小組 3:我們組是先想后分的。我們想,假如把這 3 個蘋果每個都平均分成 4 份,這樣共分得 12等份,每一份是 1/4 個蘋果,平均分給 4 個小朋友,每人正好得到這樣的 3 份,這說明每個小朋友共分得 3/4 個蘋果。如果把其中的 2 份合起來便是一大塊,即 l/4+1/4=1/2(個),那么另一份便是一小塊,即1/4 個。這樣想之后再分蘋果就容易了。
小組 4:我們組是這樣想的,此題如果先求出每人分得多少蘋果之后,再想是怎樣分的就容易了。于是我們打破所求問題的先后順序,先求第二問,后求第一問。即:每人分得 3÷4=3/4(個)蘋果,這個結果可看作是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 4 份。每個人得到其中的 3 份,每一份是一個蘋果的 1/4。題中所說的一大塊可以看作是由 2 份合成的,即 1/4+1/4=1/2(個)蘋果,另一份便是一小塊,即 1/4 個蘋果。這樣分就清楚了。
問題:
上述案例中兩位老師的教學方法有何不同?各有哪些特點?兩種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有 6 小題,任選 1 小題作答,多答只按第 1 小題計分,40 分??忌砂此鶎W專業方向,選擇作答。26 為中文與社會,27 為數學與科學,28 為英語,29 為音樂,30 為體育,31 為美術)請用 2B 鉛筆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題目的題號涂黑,未涂或多涂均無分。
26.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選自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課文第 4 課《曹沖稱象》)
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如指導二年級小學生學習本課,試擬定教學目標。(10 分)
(2)分析“官”字的構字特點。(10 分)
(3)針對“歲”設計完整的寫字指導過程。(20 分)
27.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選自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平均數》)
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寫出小學數學教材中的五大運算定律,并選其中的一個定律說明規則學習的一般過程。(8 分)
(2)如指導高年級學生學習這一內容,試擬定教學目標。(10 分)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本節課主要教學環節。(22 分)
28.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選自譯林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請列舉語音課上可用的 1-2 個練習活動。(10 分)
(2)如指導小學生學習,試擬定教學目標。(10 分)
(3)根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新授環節和操練環節的教學活動并說明理由。(20 分)
29.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選自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簡要分析歌曲的特點。(10 分)
(2)如指導低年段小學生學唱本歌曲,試擬定教學目標。(10 分)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唱好歌曲”教學環節并說明理由。(20 分)
30.請認真閱讀下列教材,并按要求作答。
(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體育與健康—水平三—穿臂前后翻)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簡要說明“穿臂前后翻技術動作”的教學重點、難點。(10 分)
(2)如果指導水平三的學生練習,試擬定教學目標。(10 分)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技術教學環節的步驟并說明設計理由。(20 分)
31.認真閱讀下列教材,并按要求作答。
(選自新人教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上冊第 11 課-《廢舊物品的新生命》)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設計”是什么?有什么分類?(10 分)
(2)如指導高年段小學生學習上述內容,試擬定教學目標。(10 分)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并簡要說明理由。(20 分)